AAAB Acupuncture Center 2591 Robin Dr., Mississauga, On., L5K2G2 Canada. Tel:(905)766-1831 (416) 666-6592
如何預防妊娠肥胖?
預防妊娠肥胖必需要認識到肥胖對妊娠的危害。在女性肥胖中,妊娠期肥胖約占1/3~1/2。輕者可在分娩後逐漸恢復正常,重者產後多難以恢復正常 體重。據統計,妊娠期肥胖者分娩時伴發各種合併症者約占75%,嚴重者可導致妊娠中毒,甚至危及生命。這不僅對母親危害大,對胎兒也有影響,如新 生兒死亡率增加,產後乳汁分泌不良等的發生亦高於非肥胖者。危害如此之多,為保證母子平安,預防妊娠期肥胖很重要。預防妊娠期肥胖的關鍵就是要 做到出入平衡。一般女性懷孕後,除孕吐時期外,大多數時期的進食量是增加的。為了保證孕婦的健康和胎兒的正常發育,就要在飲食的品質上和數量上 有一定的要求,但又不能盲目的增加營養,以防由於熱能過分積聚而形成肥胖。尤其在妊娠後期,進食量顯著增加,而活動減少,如不注意飲食更容易造 成肥胖。據營養學家估計,孕婦在整個妊娠期間攝取的額外能量達8萬千卡左右,當這些額外能量無法消耗時,便以脂肪形式貯存在體內,造成孕期肥胖。 可見飲食是妊娠肥胖的關鍵。是否應該控制飲食,首先要觀察孕婦體重的變化,一般來說,從妊娠第五周開始,每週增加體重約0.5公斤,在胎兒足月時增 加12~12.5公斤,如果體重增加過快,在排除異常情況後應減少進食量。孕婦的飲食結構應提倡高蛋白、高維生素、適量糖類、低脂肪。也就是說限制脂肪 的攝入,增加蛋白質食物以防營養不足,多吃水果、蔬菜,這樣既利於母子健康,又可防止妊娠肥胖。另外,孕婦的孕期活動也很重要,活動不僅有利於 分娩,也有利於促進新陳代謝,減少脂肪沉積。但是要注意的事,孕期應該預防肥胖,但不要用任何方法減肥。當然,如果孕婦增重不足,則應適當增加 營養,以確保孕婦和胎兒的健康。
如何預防產後肥胖? 產後發胖是女性肥胖最多見的,許多身材苗條的女性,產後很快胖起來,而且一胖便不可收拾,失去了昔日風韻。預防產後肥胖是女性一生預防肥胖 的最關鍵時期。具體預防方法如下:1、合理飲食:為哺乳需要,產後適當增加營養,葷素搭配,不要偏食高營養的食品。2、早期活動:順利生產者24小 時即可下床活動,一周後可做輕微家務勞動,以增強新陳代謝,促進脂肪分解,消耗熱量。3、親自哺乳:哺乳可以加速乳汁分泌,促進母體營養迴圈,還 可將身體中多餘的營養成分運送出來,減少脂肪堆積。當然對嬰兒也有好處。4、做產後操:分娩2~7天后,可在床上作一些促進腹肌和腰肌運動的操,以減 少腹部、腰部、臀部的脂肪。 單純性肥胖和症狀性肥胖的區別是什麼? 根據肥胖形成的原因可以分為單純性肥胖和症狀性肥胖兩大類。單純性肥胖是指無明確病因,也就是由於飲食、運動等原因,而不是由於某種疾病或得 病後服藥所導致的肥胖。脂肪蓄積過多,超過正常比例,從而能夠造成人體多方面的損害。輕度肥胖者常無症狀;中度肥胖可出現畏熱多汗、易於疲勞、呼 吸短促、頭暈頭痛、心悸、腹脹、下肢浮腫;重度肥胖可產生肺泡換氣不足,出現缺氧及二氧化碳瀦留,從而引起胸悶氣促、嗜睡、嚴重者可導致新肺功能 衰竭。肥胖者常伴發冠心病、高血壓病、糖尿病、痛風、膽石症、月經稀少甚至閉經。這種足以導致疾病發生的肥胖亦叫做肥胖症。症狀性肥胖則是指有明 確病因而引起的肥胖,亦即肥胖由疾病或因病服藥所引起,肥胖是某種疾病的一種表現。因此肥胖者一定要搞清原因,肥胖症是減肥的主要對象,屬症狀性 肥胖則要治療原發病。 肥胖者中,肥胖症占絕大多數(約90%以上),只有一小部分是因為一些疾病所致。導致肥胖的疾病,最常見的是下丘腦的病變,下丘腦位於垂體上 方與丘腦下部,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分泌腺體,是大腦與內分泌腺聯繫的中間站,不僅能調節人體大部分激素的合成和釋放,而且還是一些重要調節中樞 所在地,尤其是口渴中樞、攝食中樞、飽食中樞等都在這裏,這些中樞的損害將影響到人的攝食行為,如因某種刺激攝食中樞的神經細胞活性過強或飽食 中樞的神經細胞受到抑制都可使患者食欲亢進,並因多食而致肥胖。所以下丘腦或周圍組織的腫瘤、炎症、先天發育不良等均可伴有肥胖,但多同時並存 其他功能異常。與下丘腦性肥胖有關的疾病主要有:間腦腫瘤、下丘腦的炎性病變或細胞浸潤(下丘腦部的結核、病毒或細菌感染、白血病細胞浸潤、肉 芽腫樣病態細胞增生等)、血管性疾病(血管畸形、血管瘤、出血、閉塞性血管病等)、頭部外傷、肥胖生殖無能綜合征等。由於疾病導致內分泌失常而 致肥胖又稱內分泌性肥胖,主要有垂體前葉腫瘤、空泡蝶鞍綜合征、皮質醇增多症、胰島素腺瘤、甲狀腺功能減退症、多囊卵巢綜合征等。由於遺傳病而 致肥胖的主要有性幼稚多指畸形綜合病徵、三低肥胖綜合征、肥胖多毛額骨肥厚綜合征。由於某些疾病而長期朝量服用某些藥物所導致的肥胖稱藥物性肥 胖,常用的導致肥胖的藥物有:糖皮質激素、奮乃靜等抗精神病藥。另外還有一些代謝病與肥胖有關,如高脂血症、糖原累積病、痛風等。這些疾病所導 致的肥胖,肥胖只是疾病中的一個症狀,所以又稱症狀性肥胖,這些肥胖者一定要在明確診斷之後,治療其原發病,用一般的方法減肥不僅難以奏效,而 且會影響疾病的治療。所以此類肥胖者必須在治療疾病的基礎上減肥。 單純性肥胖針灸減肥的效果非常好,症狀性肥胖應該中西醫結合治療原發病,在此基礎上減肥也會有一定效果,但需要堅持的時間比較長。 肥胖對健康有什麼影響? 肥胖對健康的影響主要是導致某些疾病的發生或過早的到來,如: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症、冠心病、癌症、膽結石、腦中風、脂肪肝、關節痛、 閉經、不孕、性欲低下等,可見肥胖是危害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。肥胖對壽命的影響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:肥胖過度,體內脂肪積累過多,心臟負擔加重, 而心臟脂肪沉著更容易致心肌勞損。肥胖可引起內分泌紊亂,血脂增高,促發動脈粥樣硬化。因此肥胖者高血壓、冠心病的發病率比正常人高,這是造成死 亡的主要原因。有人曾作過預測,如果每個人都維持在理想體重的話,則冠心病的死亡會比目前少25%,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腦血管意外的死亡率可減少35%。 肥胖者因病做手術時,由於腹壁及腹腔內脂肪過多,還會增加手術的危險。由於肥胖而使橫膈抬高,影響呼吸運動和血液迴圈,還會增加麻醉時的危險。既使 是闌尾或膽囊手術,死亡率也要比正常體重者增加2倍。另外,肥胖者術後感染等併發症的發病率也相對較高。肥胖還可引起一些其他疾病。如肥胖可使機體 免疫力及抗感染能力下降。與正常人相比,肥胖者結腸癌、子宮癌等癌的發生率高1倍,糖尿病高7倍,膽石症、脂肪肝、血管病、痔瘡、月經病、不孕症等也 均高於正常人。因肥胖,往往行動反應遲緩,也容易遭受各種外傷、車禍、骨折及扭傷等。肥胖者的平均壽命是否確實比正常人短?目前還無確切的報導,但 肥胖者確實于健康不利,而在高夀老人中偏瘦者為多見,所以,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。 中醫是如何認識肥胖的? 中醫認為肥胖的原因主要有:先天稟賦:也就是平常說的遺傳因素;飲食失節:由於過食肥甘厚味,其有餘部分化為膏脂,蓄積過多。所以中醫古籍 中將肥胖之人又稱“膏人”,“脂人”,“肥人”;脾虛腎虧:因脾氣不足,不能正常化生精血充養周身,而將攝入之水穀化為膏脂痰濕,蓄於肌膚,發 為肥胖。或因稟賦不足,或年老,或早衰而致腎氣不足,不能正常化氣行水,而濕濁內停,溢于肌膚,加重肥胖。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虛胖;七情內傷:喜, 怒,憂,思,悲,驚,恐,七種情志變化過度影響五臟六腑的功能,尤其是脾、腎、肝、膽,也可以發生肥胖,七情內傷可致脾腎氣虛,濕濁內生,也可使 肝膽疏泄失調而不能淨濁化脂;久臥,久坐,活動過少,氣虛氣鬱,必使運化無力,轉輸失調,膏脂內聚,使人肥胖。總之,中醫認為肥胖病多為本虛標實, 本虛主要以氣虛為主,可兼見陰虛陽虛,病位以脾為主,次為腎,肝膽。標實以痰濁為主,也可兼血瘀,氣滯。 很多肥胖者身體並不是很好,甚至身體非常虛弱,常常感覺體力不支,疲勞,失眠,心悸,頭暈,吃得並不多,有人還長期腹瀉或大便不成形,說明 他們身體的本質是虛的,治療是應該補虛為本,而不是一味的禁止吃這,不能吃哪,更不應該採取瀉大便利尿的方法,即使用中醫針灸的方法也是這樣,因為 中藥和針灸都是有補有瀉。這樣的減肥即使很快看到一些效果,也會很快反彈,更重要的是對身體造成的損害很難彌補。所以按照中醫理論,首先認清虛實, 再治療就會使患者在減肥的同時獲得健康。 |
問題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