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AAB Acupuncture Center 2591 Robin Dr. Mississauga, Ontario, L5K 2G2. CanadaTel:(905)766-1831 (416) 666-6592 类风湿性关节炎
类风湿性关节炎(RA)简称类风湿,是一种病因未明的,尚无特异性诊断指标的自身免疫炎性疾病。其突出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对称性的多发 性小关节炎,以手、腕、足等关节最常受累;早期呈现红、肿、热、痛和功能障碍,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硬和畸形,并有骨和骨骼肌萎缩, 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。病人除了有关节炎的表现外,还可有其他全身性表现,如发热、疲乏无力、体重减轻、皮下结节、心包炎、胸膜炎、周 围神经病变、眼病变、动脉炎等。由此可知,所谓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并非只是关节发生了炎症病变,而是全身性的广泛性病变。
本病开始往往是关节局部比较轻微的酸痛和僵硬,病情交替地缓解与复发,逐渐加重,常伴有倦怠乏力、食欲减退、发热、贫血、体重减轻等 全身症状。最常见的是关节炎的症状,如:晨僵现象与关节僵硬、关节肿胀或疼痛,这是所有类风湿病人都有这种表现。类风湿关节痛的特点是活动 后减轻,休息后刚开始活动时又加重,如久坐后站立起步和行走则困难,病人常“坐下起不来,起来坐不下;手指与肘屈曲过久以后,刚伸直时疼痛 加重。
”但这些现象经活动片刻后即减轻,逐渐活动自如,走路的步伐也可加快。关节晨僵和肿痛严重时,病人部分或全部丧失自理生活的能力。 关节痛在早晨、夜里和阴天下雨、寒冷、受冻尤其是感冒时加重。随着病情加重,会出现关节变形,功能活动障碍。
传统观点认为70%~80%的RA可以被药物满意地控制,但实际上药物对多数RA的症状不能控制;传统观点把慢性抗风湿病药归于缓解病情的药,但 从长期临床观察发现,大多数抗风湿病药还不完全具备缓解病情药物的特性;传统观点认为RA是一种预后较好的疾病,病情可以自愈,但临床上多数 RA病人有严重的功能减退,骨质进行性破坏,工作能力的下降和在3~5年内死亡率的增加。
中西医是两种不同医疗体系,合理结合可以达到扬长避短,相得益彰,事半功倍之作用。一旦确诊本病,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,尤 其在急性期。有的患者非常害怕药物的副作用,迟迟不肯用药,以至于病情迅速发展。也有的人只依赖药物不肯接受中医治疗,形成病情没有控制 住,而药物副作用的发生导致身体出现了更复杂的问题。最好的治疗方法是,急性期用药物控制病情发展为主,针灸治疗改善症状为辅。缓解期针 灸治疗扶助正气为主,西药的用量尽量减少甚至不用。这样不仅能够减轻和改善病人的症状缓解疼痛,还能控制病情进展,防止骨关节破坏。同时 也尽量减少了药物的副作用。这样可以保护肌肉及关节功能,提高RA患者的生活质量。 作为患者的自我保健和调理,要注意掌握休息与锻炼的时机和平衡是很有必要的。合理的营养可作为缓解病人症状的一种辅助性措施,尽量避 免食用谷类(小麦、谷物、燕麦、黑麦)、牛奶、奶制品、茶、咖啡、柑橘属的水果等。患者家庭的关怀对于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和提高生活质量大有益处。 |